2017年9月15日下午3点,商务印书馆编审、法学博士,曾任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政法编辑室主任,兼《法学家》杂志专家委员,现任威科项目组长,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的王兰萍应邀来到我院,在模拟法庭开展了一场题为“版权贸易的法律分析——出版法律实务谈”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院院长杜睿哲教授主持,我院师生150余人到场参与。
讲座中,王兰萍博士通过讲述出版权的具体含义引出版权贸易的三个要素,即作品、法律形式和相关权益,并详细讲解了这三个要素的在版权贸易中的具体作用和意义,体现出中国正处在特许主义向权利主义过渡的时期,版权的社会政治特色反映出著作权兼具特许与权利的性质。
王兰萍博士首先讲述到出版权是许可权、行政性权利。出版的许可性来自民事特别法,即著作法赋予的著作权的属性;出版的行政性权利在于行政审核,表现于图书的版权页。此外,她还讲解了中国图书版权页、行政管理、申领书号和行政委托行为等在出版过程中的具体含义以及重要意义。
接着详细讲解了版权贸易的三个重要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作品,作品有原创作品、翻译作品和汇编作品,它凝聚了写作人的创造性劳动,所以首先要保护著作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也是著作权法的立法意义;第二个要素是法律形式,主要提到了专有出版许可合同,这是建立在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关于出版作者著作的、约定作者权利义务、出版社权利义务的合同;第三个要素是相关权益,包括出版社的权益,如编辑权、图书版式专有权、封面装帧设计专有权等,此外还包括作者的版税权益。
最后,王兰萍博士还提到涉外版权贸易,如从外国出版社购买版权。翻译外文为中文,而出版的图书向外国出版社购买版权,也即第三方许可出版合同。这场讲座让在场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当前的版权贸易与出版法律实务之间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王兰萍与在场学生开展了互动交流,就学生提出的版权在相对贫穷落后的国家是否应该得到重视以及版权的保护与使用人经济条件之间的冲突应如何解决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最后,杜睿哲院长表示了对王兰萍博士的感谢,并对此次讲座做了详尽总结。
(撰稿:陈雨田 审稿:车亮亮)